BT神话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登陆论坛,无广告弹窗免费杀毒软件下载
查看: 347|回复: 0

郭一平:耍流氓式的改革,就是禽兽行为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3-9-14 15:24:13 | |阅读模式
郭一平:耍流氓式的改革,就是禽兽行为

作者:贾鲁河小子

    人民网:老百姓提起改革,为何咬牙切齿、胆颤心寒?(郭一平经典文章)
    国企改革,几千万人下岗了。给国家干了大半辈子,一分钱不给,一脚踢走了。那些国企改革的受益者,生意做成了,拿着几千万的年薪。生意做不成了也好办,干脆把土地一卖平地起高楼。他们发了,然后当了人大代表,代表人民来了。
  教育改革,学费越来越高,教育部长换了,但高学费一分钱不少。当年我上中专时,八几年,**一个月给我发13块钱。现在的大学生不敢想,那时候一盘土豆烧牛肉还不到两毛钱,一般的菜都是二分三分,一分钱也能打一碗粥。学校里啥都准备,自己抱上被子买个碗就上大学去了。一月13块钱,我每个月都花不完——说起来,叫人笑出泪来。现在,大学办成了赚钱机器,文凭批发部。花钱不学东西。卖血上大学的事情,不断见诸报端。
  医疗改革呢,在北京看次感冒就得五百块钱。一场病就能打倒一个中产阶级家庭。比我们还穷的印度,最好的房地产是医院,实行了全民免费治疗。而我们呢?正是通过这些赚大钱创收的。
  住房改革,我当年是福利分房,住两间房子,一间一个月交五毛钱,两间房是一块钱。房改后,补了几万。最可怕的是这八年,房价翻了五六倍。我这代人算是比较牛比的,有学历有工作,我同学们大多是双职工。可是,谁家家里有两个男孩子算他妈的倒楣死了,光给孩子在县城里买两套房子,就得七八十万。你想想,要是工薪族,没有灰色收入,再不做生意,又不抢银行,这钱上哪儿弄去?且不说两个孩子都上大学花钱了。
  ……这一次次的改革,把人民大众推向苦难的深渊。所以说,一提“改革”这两字,叫人吓得半天反应不过来——又准备咋折腾俺呀?
  前几天,我看了郎咸平在清华大学的一场演讲,反思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。主要是从经济角度说的。实际上,改革,光从经济角度分析是不成的。政治,经济两者是相联系的,故此才有了“政治经济学”。
  尽管我与郎咸平,被网民同称为“九大风云人物”,那是对我的高抬,我受之有愧。年前,北京举办一个名人论坛,让我参加,谈论经济问题,我就推了——我没资格。
  但是对于郎咸平谈改革问题,我认为他没有讲到点子上,没有点出改革出问题的真正原因。
  我认为:中国的改革一定出问题,不出问题不正常。之前的改革出问题,今后的改革也一定会出问题!
  为什么?主导改革者,不是人民!
  只有还政于民的改革,才是真改革。不还政于民,所有的改革,都将演变成对人民大众的血腥掠夺!
  我们把改革当成了“摸着石头过河”。这一摸也不能摸30年吧?前两年是摸着来,不能天天摸吧?没摸出来经验?没有摸出来套路?
  郭一平摸着石头过河,发现河里有个深坑,差一点淹死;你郭二平再过河,不能还掉里面一回吧?郭三平,郭四平……摸着摸着就不摸了。为啥?一个个的失败“深坑”全部都发现了,之后的人就直接趟水过去就是了。
  问题不在这儿,改革出问题,不是改革者水平造成的,而是立场造成的。他们就没有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去改革。
  在改革上,人民大众没有权力说话,更无法主导改革。顶层设计者,为顶层设计,不为大众设计。
  改革,不要顶层设计,要的是人民设计。
  改革30年,出现的所有问题,实质是权力疯狂的结果。权力不受人民制约,人民在改革上没有话语权,没有主导权——这是造成30年改革出问题的根本问题。谈改革,也要从政治角度考虑,这是我与郎咸平说的不一样的地方。
  只要不还政于民,所有的改革都将让权力对财富的掌控越来越强化,都将让贫富分化更加严重,都将社会矛盾更加激化,都将使得人民大众生不如死——直至内忧外患不能支持时,抽心一烂,轰然倒塌!
  权力不受人民制约,权力坑民,权力与金钱结合,权力产生腐败……这一切的一切,都是离开毛泽东思想造成的,都是忘记毛主席的“人民决定历史”的观点。也是文革失败后,无产阶级大权旁落,资本主义复辟造成的。
  只有还政于民,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。六亿网民,是中国思想的主流,靠忽悠大众是没有任何前途的。有人说,改革要杀出一条血路,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,我郭一平就想说:改革不需要什么杀出一条血路,也不需要勇气,也不必壮士断腕。腐败分子和既得利益分子在中国毕竟是极少数,有十几亿中国人民,也有解放军的大炮,怕什么?只有脱离人民的改革,只有禽兽私有化改革,只有与十几亿中国人民为敌的改革,也只有耍流氓式的禽兽改革,才需要“杀出一条血路”。对不对?你要是为13亿中国人民着想的改革,13亿中国人民都支持,为何还要下那么大的本钱?还要什么“壮士断腕”吗?
  不改革,国家没出路。一改革,百姓没活路。要解开这个死结,必须还政于民。
  《人民网》同日采用并发出 )年前兴改革,广大百姓兴高采烈、投身改革。30年后谈改革,广大百姓谈‘改’色变、心惊肉跳。原因只有一个,即改革出了问题。我想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:
  一、决策总是顶层设计,基本不听百姓意见。每项改革高层总喜欢依靠权贵专家精英设计,很少或基本不征求百姓意见和建议。有一些法规还能公开征求百姓意见,就是改革举措从来没有公开征求过百姓意见。往往造成上层要改的而不是百姓所要的,脱离群众、隔靴抓痒、甚至与民意背道而驰、越改离百姓越远。
  二、改革总要百姓多掏钱,让一部分单位个人赚大钱。住房、教育、医药、水、电、气等等。哪样不是每改革一次,都叫老百姓多一次出钱。特别是所有‘听证会’几乎全部是“涨价会”。一听证就涨价,成为了明规则。
  三、企业改革工人下岗,从来没有官员下过岗。特别是‘改公为私’,导致千百万工人齐下岗,让其自谋生路;至今,全国下岗工人无人问津。事实是打破了主人(工人)的铁饭碗,却造就了“公仆”的金饭碗。变干群鱼水关系为“油水”关系。
  四、改革收入分配,制造差距吉尼斯。工人工资改革20年不加、后10年还规定了‘最低标准’,退休职工喊一年加100,官员不声不响却是2000-5000地加。工人农民一年6000,有的高官一年66700000 。成了全球大笑话。
  五、改革社会保障,官员百姓天上人间。百姓医改变成看病难看病贵,因病返贫、无钱等死;官员医改实报实销、用不了可以买营养、日用品。官员车改,每月3000-5000收进来;百姓每一改,一切都得自己付出去。
  六、物价改革,越改越高。百姓收入与CPI增长一直龟兔赛跑。10年房价翻了10倍,30年生活费:10元一人可用一月,涨成现在不够一餐。百姓哪能不心惊肉跳。
  七、公务员制度改革,官员眼睛向上腐败愈演愈烈。二奶小三成了腐败官员专利,贪腐不再是成千上万而是成千上万万(万的平方、千的立方)。
  八、机构改革,官民比例和三公消费创世界第一。部门领导一正几十副,一个县100多个行政机关、千个以上事业单位。一个企业要被十七、八个平顶帽(管理机构)监管,伸手要钱、闭口罚款。接待吃喝,县级一个招待所每年都在1000万以上。全国有2500多个县、有多少省、地、市,招待所宾馆大酒店海鲜馆铺天盖地,三公消费史无前例。
  九、市场改革越改越乱,生活安全没有保障。假冒伪劣、坑蒙拐骗比比皆是。特别是空气、土地、水、食品、药品等问题十分严重,连住房和汽车隐患多多。造成百姓生活惶惶不可度日。
  十、养老改革,老人病不起活不起死不起。活着,子女靠不住、社会无法靠;特别是生病双脚跳;死吧,墓地买不起。
  所以,30年改革开放并非十全十美、莺歌燕舞、成就辉煌。“**要容忍(百姓)尖锐批评”,特别是高官们对三十年改革开放应该认真反思。真正将“改革开放要坚持正确方向”牢记心上,把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”作为座右铭,托起“中国梦”、走正“中国道路”、坚持“中国精神”、凝聚“中国力量”。才能真正实现“美丽中国”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 媒体称只要机关养老金不并轨 任何改革都似“耍流氓”   2013年09月11日 09:17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来源:中国青年报   作者:舒圣祥

    养老金替代率低只因工资涨太快?
    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《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》提出养老金替代率,即退休工资占收入比的最低目标为55%。中国社科院发布的《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》显示,我国养老金替代率由2002年的72.9%下降到2005年的57.7%,到2011年,更是降至50.3%,低于国际警戒线。有学者认为,我国养老金替代率下降的主要原因,并不是退休金增长速度慢,而是近年来在职劳动者平均工资收入增长异常迅速。(《中国证券报》9月10日)
    公共养老金的基本功能,就是要保障参保者退休后的收入水平不因退休而一落千丈;设立社会养老金的初衷,就是在工作时为退休后存下更多的钱,缴到国家统一管理的盘子里,以便“老有所养”。如果养老金替代率越来越低,则意味着即使足额缴纳养老金,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依然难以得到保障,这无疑背离了养老金制度的初衷。

    关于养老金,最近一直热议的话题是延期退休。之所以要延迟退休,说一千道一万,根本原因就是要弥补养老金的资金缺口。养老金替代率远低于国际警戒线,则告诉我们另一个事实:即便像现在这样,也是因为养老金发得少;如果养老金替代率越过国际警戒线,资金缺口还不知道该有多大。这无疑值得我们警惕和重视。
    为什么养老金的现状会如此不容乐观?参保人领得太多,这个选项肯定可以排除;那么,难道是因为参保人缴得太少,或者领得太早?——延迟退休讲的就是这个逻辑。可是正如某网友说的:我们要求并不高,公务员们交多少,我们也交多少;公务员们拿多少,我们也拿多少;公务员们65岁拿,我们也65岁拿。现在的问题是,公务员并不缴费,却拿最高的养老金;因此,只要机关养老金不并轨,任何需要参保人让利的养老金改革,都疑似“耍流氓”。
    同样让人生疑的是,竟有专家认为,养老金替代率低,不是因为养老金增速慢,而是工资涨太快!养老金替代率是相对工资而言的,“工资涨太快”的说法貌似有理;可是,工资涨得快不快,却不能跟养老金对比,而应该跟GDP对比。多少年了,居民收入一直在苦苦追赶GDP增幅,距离财政收入增幅更是遥不可及;偶然有一次增幅超过GDP,那就算“奇迹”了。相比我们的GDP增速,相比我们的物价水平增速,相比我们噌噌噌往上蹿的房价,相比44个月连续上涨的房租,工资真的涨太快了吗?
    养老金替代率低,不是因为工资涨太快,而是因为养老金增幅比工资增幅更低。十八大郑重提出了“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”的收入倍增计划;所以,养老金也应早日做出养老金倍增计划安排,要不然养老金替代率只会越来越低。
    随着我国养老金占工资比重逐年下降,社保制度主要目标之一的“保基本”正在弱化,亟需对社保制度作出整体性改革。现在的问题是,钱从哪里来?除了想尽办法让参保人让利之外,更多的国企红利是否应该拿出部分来弥补社保?更多的“三公支出”、行政成本是否应该省下来给社保?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BT神话论坛 ( 沪ICP备09074267号 )

GMT+8, 2024-6-2 22:59 , Processed in 0.051746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